
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
DIFF专利荧光报告系统与现有的病毒筛选方法相比,能够在细胞水平上直接对药物的活性进行正向筛选,很好地兼顾大规模筛选过程中的便利性与准确性。与传统FRET方法相比,无需底物添加,降低筛选成本。
迪福润丝专利蛋白酶抑制剂检测系统是基于绿色荧光蛋白(GFP)衍生蛋白的荧光报告技术。此系统的核心特点在于,只有在抑制剂有效作用于目标蛋白时,衍生蛋白才会发出荧光信号。随着抑制剂作用的增强,荧光强度亦会相应增加,这为定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。本荧光报告系统适用于生物安全一级(BSL1)实验室,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。此外,该系统兼容高通量筛选平台,可与现有药物库联合使用,极大地提高了新型抗病毒药物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本系统基于特制质粒的共表达机制,以新冠病毒为例,结合重组绿色荧光蛋白(rGFP)和冠状病毒3CL蛋白酶。在该系统中,rGFP序列中嵌入了3CL蛋白酶的特异性切割位点。当3CL蛋白酶功能正常时,会特异性裂解rGFP,导致其荧光功能丧失,荧光强度减弱。相反,当抑制剂有效抑制了3CL蛋白酶的活性时,rGFP无法被切割,维持其完整性并正常发出荧光,荧光强度增强。
药物有效性与荧光强度成正相关,是一种更直观的正向筛选方式。
系统原理
检测结果准确
使用活病毒进行检测,GC376的IC50值为4.69μM;而采用DIFF筛选系统,IC50值为6.44μM,两种方法测得的IC50值高度相近:
检测结果直观,可肉眼观测:
添加不同浓度新冠3CL蛋白酶抑制剂后,24h,48h,72h细胞GFP表达情况如下图所示:
本质粒系统在进行药物筛选时无需病毒参与,让实验不再受困于分离待测毒株。无需寻求高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(P2/P3/P4)。即可进行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。
系统检测的信噪比好,结果可靠,适用于高通量筛选:一个普通实验室一周即可筛选数万级候选化合物,极大地缩短前期研发周期。
适用于多种病毒的蛋白酶靶点新药发现